航空安全技术实验室协助中南局完成南航和东航A320轮胎甩胎事件调查
2013-04-15
2012年,南航和东航相继发生2起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制造或翻修的飞机轮胎相同失效模式的胎面甩脱失效事件。安全实验室通过初步的失效分析认为,这2条失效轮胎的脱层起始源均位于轮胎胎侧第三肋条下方带束层附近的胶层中,其原因可能与胎体橡胶的老化有关,还可能与轮胎的结构设计致使胎面磨损不均匀有关。同样失效模式的轮胎失效2年前还有2起。为查明轮胎这种失效模式的确切原因,实验室有关技术人员参加了民航中南管理局组织的调查组,赴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对上述2条轮胎的失效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
2013年3月26日至28日,调查组在日本普利司通公司技术中心与其技术人员一起对上述2条轮胎开展了联合调查。通过在胎面胶皮上取橡胶试样做力学性能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制造商积累的数据进行对比,排除了轮胎橡胶老化的可能。普利司通认为2起轮胎脱层主要是轮胎翻修时胎面胶层较厚造成的;我方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胎面不均匀磨损,胎侧第三肋条在轮胎使用后期剩余厚度最大,其承受的载荷较大,使该肋条对应位置的轮胎截面厚度心部橡胶产生和积聚的热量增多,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心部橡胶的性能,降低了轮胎的强度裕度。经过深入讨论,普利司通认可了这一观点。调查组要求普利司通公司抓紧时间完成轮胎材料和结构的改进,并建议航空公司对该型号轮胎进行监控使用。
安全实验室通过参加这2起轮胎的失效分析,对查明轮胎失效原因,敦促制造厂商改进轮胎的材料和结构,为行业持续安全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技术支持。